图录号/艺术家:
明 顾绣花鸟
图录号:169

拍卖信息
- 拍品名称:
- 明 顾绣花鸟
- 图录号:
- 169
- 年代:
- 材质:
- 作品分类:
- 尺寸:
- 尺寸不一
- 估价:
- 开通VIP查看价格
- 成交价:
- 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- 拍卖公司:
- 远方拍卖
- 拍卖会名称:
- 2015春“走进无锡”艺术品拍卖会
- 专场名称:
- 赏心——古董珍玩专场
- 拍卖时间:
- 2015年07月01日
- 备注:
- 声 明:
- 册页
(十开)
纸本
韩希孟
顾绣是诞生于上海而享誉全国的艺术奇葩,得名于上海顾氏家族。明万历年间,由上海顾名世家族中的韩希孟等女眷首创并发展,逐渐成为纯欣赏性的画绣。顾绣具有选材独特、亦绣亦画、画绣结合、摹绣宋元名画,绣线丰富多彩,配色古朴淡雅,晕染自然,深浅浓淡恰到好处,其针法复杂多变,劈线细如毫发,针脚缜密无痕,使得绣品细腻精致,自然传神、惟妙惟肖,对清代形成的苏、粤、湘、蜀四大艺术绣影响深远。在顾绣家族众多名手中,当以韩希孟最具代表性。韩希孟,武陵(今湖南)人,为顾名世次孙顾寿潜之妻,曾师从董其昌学画山水,亦能画人物、花卉,广泛收集宋元名画加以临摹,熟谙绘画六法并融入刺绣创作之中,韩希孟以艺术家的敏锐视觉,注重观查自然景物,以求创作的以形写神,往往一件刺绣作品,不惜穷数年之心力,她的作品多以临摹宋元名画为能事,极力追求绘画效果,所绣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均能达到静中有动,动态传神,神韵逼真,与绘画几可乱真的绝世佳品,将顾绣艺术推向了极至。明代文学家陈子龙誉为“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”,而明代画家董其昌评价韩氏作品,其灵活之气,有过于黄筌父子之写生,惊叹“奇矣、奇矣、非人力也。”顾绣作品存世甚少,不足200件,多为故宫、辽博、上博和南京博物院等国家馆藏。而代表明代顾绣最高艺术造谐的韩希孟刺绣册页,仅有两册半共20开,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《韩希孟绣宋元名迹》8开册页,辽宁博物馆《韩希孟绣花鸟》8开册页和上海博物馆《韩希孟绣花卉虫鱼》4开册页,京城资深藏家收藏的这套韩希孟绣花鸟十开册页,是韩希孟的颠峰巨作,虽有虫蚀仍不失弥足珍贵,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明代顾绣艺术瑰宝。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-
清乾隆 御制纯金缧丝葫芦形香囊
-
清乾隆 金制帽顶
-
清 锡制葫芦形瓶
-
明 铜鎏金嵌松石桃形盖盒
-
明宣德 铜鎏金西番莲纹净水杯
-
清 金制“大明永乐年造”款香盘
-
清 银鎏金“春夏秋冬”四景挂屏
-
清 玛瑙巧雕“瓜瓞绵绵”挂坠
-
清乾隆 南红玛瑙香料盖瓶
-
清乾隆 白玉绳纹手镯
-
清 双色碧玺“刘海戏金蟾”挂坠
-
元-明 玉饰 (三件)
-
清 青白玉雕“福寿”磬
-
清 青白玉雕自在观音像
-
清 翡翠 南红节珠 (各4颗)
-
清 玉雕动物饰件 (五个)
-
清 水晶双螭灵芝纹水盂
-
清乾隆 白玉留皮雕“梅花绶带”挂坠
-
清 青玉沁色双龙玉牌
-
明 青玉雕熊摆件
-
清乾隆 白玉洒金皮扳指
-
清 青玉雕龙凤纹钟形牌
-
清乾隆 苏作黑白玉雕“婴戏图”牌
-
清乾隆 白玉雕莲花钵
-
清乾隆 白玉雕“山水人物”图插屏
-
清 翡翠童子 (一对)
-
清 翡翠牌饰 (两件)
-
清 蜜蜡雕“松鹿图”挂坠
-
清 祁阳石“封官加爵”图插屏
-
牵牛花雉鸡图 立轴 纸本
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
- 明性——古代铜炉、佛像及唐卡专场(99)
- 赏心——古董珍玩专场(106)
- 宜茶——紫砂及茶道具专场(149)
- 品珍——珠宝、名茶及雪茄专场(218)